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觀音棕竹

名     稱 : 觀音棕竹  
學     名 : Rhapis excelsa
科     屬 : 棕櫚科Arecaceae )棕竹屬(Rhapis )
原產地  : 
中國大陸之華西、華南及華東,分布日本。
俗     稱 : 棕竹、棕樹、筋頭竹、琉球竹、大葉拐仔棕、大葉仔棕、虎散竹、觀音竹、
描     述 :
  1. 園藝庭植用庭:樹姿優美,風姿有如婀娜可愛的少女,常綠,常被栽種為庭園樹、盆栽。台灣全島幾乎任何庭園的角落都可見其蹤跡。
  2. 日常用品:莖幹豎直,可製手杖、手工藝品或作傘柄用。
  3. 藥用:性味:根、葉:淡、平。效用:根:鎮痛止血。治勞傷;葉鞘纖維炭:治流鼻血,咯血,產後崩漏。
  4. 多年常綠性灌木,枝幹叢生、高 1.5~3 公尺;莖直立,圓柱形,修長細瘦,不分枝,分節明顯似竹,實心。葉掌狀裂葉,深裂,裂片 5~10 裂,狹長披針形,革質,葉片有摺襞,先端為淺裂銳鋸齒狀;葉鞘基部有黑褐色網狀纖維包被,深綠色具光澤。雌雄異株,夏季開細小、淡黃色的花。漿果橢圓球型,熟果牙黃色。性耐陰,適合作室內盆栽或庭園觀賞。



    資料來源:   莊溪。" 認識植物 "部落格:http://kplant.biodiv.tw/index.ht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