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 名 : Ficus benjamina
科 屬 : 桑科(Moraceae)榕屬(Ficus)
原產地 : 中國、印度、及馬來西亞一帶。產於恒春半島、澎湖、蘭嶼及綠島。
原產地 : 中國、印度、及馬來西亞一帶。產於恒春半島、澎湖、蘭嶼及綠島。
俗 稱 : 垂榕,白榕
描 述 :
- 在台灣被廣泛種植為園藝、綠蔭樹、行道樹,幼株可作綠籬、盆栽。
- 藥用:清熱解毒,袪風,涼血,滋陰潤肺,發表疹,催乳。治風濕麻木,鼻出血。
- 常綠喬木。樹幹直立,顏色為灰色而且小枝下垂、全株光滑。葉子互生,摸起來像皮革,顏色深綠色具有光澤,形狀為卵狀橢圓形,葉緣為全緣或呈波狀而且頂端突銳尖,長 5~8 公分,寬 2~4 公分。垂榕主要用途為綠離及室內觀賞。葉子全年繁茂而 2 月底至 4月底之出梢展葉較為明顯。開花結果都在隱花果之內,而隱花果不顯眼垂榕乃因其自然分枝多,枝軟如柳而成下垂狀,故名「垂榕」;另因其平滑的樹幹是灰白色的,又名「白榕」。與榕樹相比,垂榕的葉片為卵狀橢圓形,葉基圓鈍形,頂端尾尖,葉緣微波狀。垂榕除枝幹可向四周擴散外,亦常自枝幹垂下多數氣根,可生長粗壯,宛如樹幹,使得樹冠範圍更形擴大,如墾丁森林遊樂區內的垂榕奇觀即為本種,在印度甚至有樹冠寬度廣達一公里者。鳥雀喜食。繁殖可用播種、扦插及高壓法,春秋最為合適。
資料來源: 莊溪。" 認識植物 "部落格:http://kplant.biodiv.tw/index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