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大葉合歡

名     稱 :大葉合歡
學     名 :Albizia lebbeck 
科     屬 :豆科(Leguminosea)合歡屬(Albizzia)
原產地  :
原產熱帶亞洲、非洲及澳洲北部。台灣於 1896~98 年首度引進,後又多次引進。
俗     稱 :闊莢合歡、印度合歡、大合歡、白夜合、緬甸合歡
描     述 :

  1. 觀賞:花朵及樹姿具觀賞價值,台灣全島低海拔栽培及歸化。樹冠濃密,可為園林樹。
  2. 木材可供製家具、建築、火柴桿、木屐等。
  3. 藥用:樹皮及種子可治痔疾;花搗敷腫毒。性味:合歡皮、花:甘、平。效用:樹皮:解鬱安神,活血消腫。治憂鬱失眠,肺癰瘡腫,金骨折傷;花:解鬱安神。治心神不安,失眠。
  4. 落葉大喬木,高可達 20 餘公尺,枝條無毛。樹皮暗灰或淺褐。有不規則裂口。偶數羽狀複葉,總葉柄近基部處及先端各有一杯形腺體,葉片 4~10 對,小葉 6~10 對,刀形或不等邊之橢圓形,長約 3~5 公分,寬約 1.5 公分。秋、冬季落葉,春季新葉萌芽時,常伴隨長出新花苞,營養充足時,春、夏季可見滿樹淡黃綠色的球狀花,頭狀花序有長總梗,2~3 個簇生於葉腋或枝端,萼管狀,花冠 5 裂,雄蕊多數,花絲細長;開花時散發出濃郁的香味,每年春、夏之交開花時節,漫步於大葉合歡樹下,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郁的香味,另人陶醉。莢果扁而薄,內藏約 3~10 粒種子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